Yas, I are

《在细雨中呐喊》

读完感觉还是挺值的。什么样算是值呢?我觉得,只要能有启发,或者能带来情绪波动,都算是值得。我是在农村长大的人,这本书算是有情绪波动。


为什么能引起情绪波动也算呢?小时候第一次看猫和老鼠,笑得停不下来。第N遍看,一点意思没有了。熟悉了快乐的路子,也熟悉了悲伤,紧张等等情感,现在好像麻木了。因此能有波动,应该是属于某块空白地带,还是有收获的。


冯玉青--以前上初中的时候,就会有这种感觉。好像漂亮女生,成长的路上,烦恼总比别人多。每个诱惑,就像漏斗,一层层吞噬掉她们,好像只能惋惜,也为躲过的人庆幸。


苏宇--我的经历中,应该没有这种“大哥”。怂货的朋友大概率也是怂货,不好意思说的不说,不敢做的也不做。苏宇做了,付出了足够的代价。不过在作者sj后,给他答疑解惑,很有趣,哈哈,我那个年纪,没有人分享,很可惜。


鲁鲁--碰到他时,作者已经长大,但是我的印象中,碰到这种孩子的时候,我也是小学生。家里情况不好,却很好强,但又不强,充满了矛盾,也有点悲剧。


还有为苏宇爸妈惋惜。一个无心翻船,一个选择隐忍,仿佛成年人的世界,都是这样的剧情。荒唐的祖孙几代人,好像没啥意思。

微信图片_20220103230041.jpg

  • 沪ICP备2021037732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