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as, I are

第一次买房

2024年7月23号,在长宁区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套房子,是满意的。


前前后后,大概看了一年,见证了上海房价的衰落。也对比过很多地方,宝山、青浦、嘉定,最终还是留在了北新泾,选了一个比较好的小区。看房与砍价,包括最后付钱,我对家庭有了不一样的感受。以前我内心不太明白,老去的父母,对我的帮助点在哪。这次展现的很清楚。我认为可以将就的房子,合适的价格,还有不想再看的疲惫,一切的停止,仿佛就像精疲力竭的长跑选手。父母的存在,接力了我这一棒,可能只是跑了很小的一部分,但确实让我获得了更好的结果。我可能会在80分停止,有他们,实际会到90分。


我在母亲身上,看到了很久没看到的光辉。在因为之前的矛盾后,我们内心的隔阂一直都在。什么样的人才是我需要的?以前我觉得,结婚就是要跟喜欢的人在一起,不然是为了什么努力呢?哪怕她不那么喜欢,我乐意买单。现在觉得,喜欢是不够的,对自己有用确实才是最重要的。什么算有用?能力和自己匹配,或者能让我感受到爱意与温暖。如果两者都不具备,可能就是不合适,喜欢也不行。这样的人生,或许才不会陷入旋涡。


这个房子有很多优点。布局合理,功能区分的很清楚,整体面积合适,算是一步到位,省去置换了。阳台很大,坐在阳台上看天空,会打开心境。每个地方都有窗,阁楼很大,可以有自己的书房,不用担心吵到别人。小区离地铁很近,学区房,离医院和百联西郊也近。四周没有大马路,挺安静,停车位足,后面自己开车去外地,也方便。在精品小区整改之前一两个月买的,也是一个潜在的升值点。单价也谈的很低,可以再抵抗一波下跌。总价也合适。


签完合同,没有很特别的情感。我想起了很多年前,哥哥结婚前一晚,我问他,你激动吗?他很平静。我也很平静。后面几天还是蛮开心的,有很多期待。没有很大的经济负担感觉。即使裁员失业,也还有兜底方案。能想到的,都做了准备。发了个朋友圈,标记了这个时间点。


如果当时结婚了,现在会是什么样的,是否曾经的约定与规划,都会按照预期进行,还是会变质成一地鸡毛。真如梦境一般的虚幻,风一吹,就散了。

  • 沪ICP备2021037732号-1